香港有大量市民居住於不適切的住房,居住環境極為惡劣,受制於房屋開支及高昂的生活成本,這些基層貧困戶往往就處於一種極度孤立的社會狀況,很多更是足不出戶,不認識社區支援及服務,社區鄰里關係亦薄弱,不單無法脫貧,社會孤立往往令他們貧窮的處境惡化。面對公屋供應嚴重不足,基層人士租住私人房屋的負擔不斷加重。
社聯倡議和實踐社會房屋,其最終目標不單是解決住房問題,更重要是透過提供適切和可負擔的住房,把孤立的貧窮戶引入一個社區支援網絡之中,讓他們得以藉社區的資源和支援,改善其生活質素,逐漸脫離貧窮。
- 為正長期輪候公屋或居住環境惡劣的基層市民,提供有租約年期限制的可負擔及過渡性社會房屋,以改善生活質素;
- 藉項目為基層市民提供社區支援,提升生活技能(如理財能力),同時鼓勵他們貢獻社區,取得社會的認同;
- 利用組裝合成建築技術,以最有效、經濟及環保的方法,利用短期可供使用的閒置土地,提供過渡性社會房屋。